三星等闪存大厂,拟集体减产提价
与此同时,三星、SK海力士、铠侠、美光这四大存储龙头今年下半年都纷纷削减NAND闪存供应量。业内分析认为,一方面原因在于这些公司希望通过调节供应来推动价格上涨;另一方面,随着AI需求推动更多产线转向四层单元(QLC)工艺中,NAND闪存产量下降在所难免。
与此同时,三星、SK海力士、铠侠、美光这四大存储龙头今年下半年都纷纷削减NAND闪存供应量。业内分析认为,一方面原因在于这些公司希望通过调节供应来推动价格上涨;另一方面,随着AI需求推动更多产线转向四层单元(QLC)工艺中,NAND闪存产量下降在所难免。
据市场研究公司DRAMeXchange 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10月份通用PC产品DDR4 8Gb(1Gx8 2133MHz)的平均合约价格为7美元,比上月(6.30美元)上涨了11.11%。
近期国泰海通电子的一份研报引发市场关注——全球NAND Flash行业在2026/2027年将出现20%/37%的供需缺口。这意味着存储芯片价格或进入上行周期,相关产业链企业将直接受益。今天咱们就用硬核数据和逻辑,把这个机会聊透
10月29日,某存储厂商(全球领先的独立存储器厂商)通过电话会议形式接待了机构调研,吸引易方达基金、华安基金、摩根大通证券等138家机构参与。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,召开时间为2025年10月29日(周三)20:00~21:00,地点为电话会议,上市
荷兰的ASML这家公司,在半导体圈子里头那是响当当的存在,专门做光刻机这种高端玩意儿,全球芯片厂基本都得靠它来生产先进的芯片。光刻机就好比芯片制造的“心脏泵”,没了它,生产线就转不起来。ASML的技术牛到什么程度呢?它垄断了极紫外线光刻机的市场,全世界90%以
存储行业涨价不算新鲜事,但是今年这波并不一样,DRAM 和 NAND直接翻倍涨,感觉是有点离谱了。
财报显示,公司前三季度营收65.75亿元,同比增长30.84%;归母净利润3041.39万元,同比大幅下滑86.67%;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1.84亿元,同比变动-108.18%。第三季度业绩却彻底翻盘,营收26.63亿元,同比激增68.06%;归母净利润2.5
2025年三季度末,三星电子突然宣布:将进一步削减存储芯片产能,特别是成熟制程的NAND和DRAM产品。这一消息一出,全球存储芯片价格应声反弹,A股相关板块也随之异动。
"中国存储芯片企业正在改写全球市场格局!"美国智库最新报告显示,长江存储在全球NAND闪存市场的份额已达9%,距离突破10%的门槛仅一步之遥。
最近A股AI相关赛道分化挺明显,不少之前热门的个股波动加大,反而被忽略的存储芯片板块悄悄走强,江波龙、兆易创新等企业股价接连走高,行业数据也越来越亮眼,有机构提到11月可能迎来行情发力。比起单点博弈的个股,存储芯片板块背靠行业周期反转和国产替代红利,6家核心龙
最近不少人说“科技短期偏离不少,等等均线上移是好事”——这话没说错,但得把“偏离”和“等均线”的逻辑掰透:现在科技板块不是“涨崩了要跌”,是情绪涨得比基本面快,等均线跟上来,其实是给后面的成长“踩实脚”,不是坏事。
最近科技圈里出现一个明显信号:存储芯片在经历了大半年的下行后,开始出现回暖苗头。价格从十月份起不再一路下跌,部分型号出现5%到8%的反弹;下游订单从“先清库存”转向“补库存”,有的厂商把出货计划排到了十二月;机构调研热点从冷清变成集体围猎,六家国产潜力企业被反
继江波龙、北京君正、兆易创新、澜起科技、晶存科技之后,佰维存储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,为储存芯片再添一把火。
一方面,为追求更高利润,全球主要存储芯片厂商把大量产能,转向用于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高端芯片,导致传统存储芯片供应锐减。
不管是NAND闪存、DRAM内存,还是HBM高速内存,几乎都是单边上涨,价格不断刷新纪录。就拿16G DDR4内存来说,现在价格已经超过500元,4个月就涨了160%,这涨幅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
最近不少朋友问我,存储芯片行业是不是要 “变天” 了?之前总听说这个赛道门槛高、周期长,普通人想找靠谱的机会很难,但这段时间明显能感觉到,行业里有了不一样的信号。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,为什么说 11 月前可能是关注存储芯片优质企业的好时机,以及那 6 家被
再往前推,自今年4月9号低点10.78元/股算起,其股价已在半年多的时间内顺利翻倍,区间涨幅161%。
当2022年美国将长江存储列入实体清单,禁止美系企业向其出售128层以上3D NAND制造设备时,外界普遍认为这家中国存储巨头的技术升级之路将就此停滞。
最近刷财经圈,总能看到有人聊“存储芯片要起飞”,还有人问“下一个新易盛在哪”。不少朋友一脸好奇:新易盛到底凭啥火?存储芯片里真能再找出这样的公司?其实咱不用光听消息瞎猜,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——先搞懂新易盛的“火出圈”逻辑,再看看存储芯片里哪些方向有潜力,普通人
身处2025年AI驱动的存储芯片超级周期,东芯股份(688110.SH)日前却交出一份令市场意外的成绩单。2025年前三季度,虽营收5.72亿元,同比增长28%,但亏损同比进一步扩大至1.66亿元。